億緯鋰能、蜂巢能源、川能動力聯(lián)手布局鋰鹽項目
2025-08-13 18:19:54
wendke
85
當前市場,一線動力電池企業(yè)把控著話語權,且依靠其經濟實力掌握著大部分資源。二線動力電池企業(yè)的生存環(huán)境受到擠壓,市場競爭壓力也隨著新入局企業(yè)的加入而不斷加大。為了尋求“出路”,二線電池企業(yè)近幾年也活躍起來,在產能、研發(fā)和資源把控方面作出了不少的動作。
前幾年,只有少數頭部企業(yè)大膽布局,耗資百億建設項目。但近兩年隨著新能源市場發(fā)展進入“快車道”,企業(yè)收益逐步向好,頻頻有企業(yè)宣布擴建產能。這樣一來,上游材料領域的發(fā)展也隨之而起,需求量猛增的情況下,材料產能卻無法跟上。如此,出現(xiàn)了上游材料價格猛漲的情況。動力電池企業(yè)為了保障材料的穩(wěn)定供應,開始加入材料生產研發(fā)隊伍中,保障供應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。近日,億緯鋰能攜手蜂巢能源、川能動力,再次出手布局上游鋰電材料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合作也是億緯和蜂巢兩大電池企業(yè)的首次聯(lián)手。
億緯鋰能布局鋰鹽的“背后” 6月13日,億緯鋰能與蜂巢能源、川能動力計劃在四川省德陽—阿壩生態(tài)經濟產業(yè)園區(qū)共同投資建設合資公司,三方擬共同建設年產3萬噸鋰鹽項目,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。依據協(xié)議,新設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7.5億元,其中億緯鋰能和蜂巢能源均出資1.84億元,持股比例均為24.5%,川能動力出資38.3億元,持股比例51%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億緯鋰能以實繳出資比例對合資公司生產的產品總量享有優(yōu)先采購權,且采購價格不高于合資公司同期對外銷售給其他任何第三方的價格 。這樣一來,億緯鋰能就名正言順享有以低價且優(yōu)先采購的權利 ,穩(wěn)穩(wěn)地再次將上游原材料產能把控在手中 。雖然是二線動力電池企業(yè),但最近幾年來億緯鋰能在鋰資源方面的布局并不少 。包括收購金昆侖28.125%的股權并與其合資建設年產3萬噸的鋰鹽項目 ;與藍曉科技簽署15年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并共同建設1萬噸氫氧化鋰項目 ;收購興華鋰鹽49%的股份布局大柴旦鹽湖鹵水資源 ;收購大華化工5%的股權加碼鹽湖提鋰項目。再加上本次3萬噸/年的產能建設完成 ,億緯鋰能的材料供應將再添一層保障 。上述提到的幾個項目均在國內 ,而眾所周知的是,當前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極高 ,依賴于海外進口的鋰礦比例高達70% ,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在鋰資源布局上更加青睞海外的鋰資源。其中不乏有寧德時代和贛鋒鋰業(yè)搶奪千禧鋰業(yè) 、天齊鋰業(yè)奎納納氫氧化鋰加工廠等等 。雖然目前海外鋰礦資源品質好且存量大,但仍有不少問題夾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(yè)和海外鋰礦資源之間 。首先 ,海外勞動力成本較高、基礎設施不完善,再加上運輸距離和運輸難度較大。這樣一來,企業(yè)的開采成本和運輸成本壓力增大,對企業(yè)的經營造成問題。其次,現(xiàn)如今國際局勢復雜,部分國家加緊對資源把控,并且牽扯到關稅等問題,鋰資源產品供應無法得到穩(wěn)定保障,若某些政策發(fā)布,完全以來進口的廠商將面臨“口糧”短缺的致命問題,且一旦頒布即生效的法規(guī)并不會給企業(yè)留出緩沖期。考慮到這些,去年以來已有許多電池廠商斥巨資加碼國內鋰礦、鋰鹽湖、鋰云母等資源,保障材料穩(wěn)定供應。 今年5月,國軒高科就以4.6億元的價格拿下江西宜豐縣割石里礦區(qū)水南礦段瓷土(含鋰)礦普查探礦權,該礦有伴生氧化鋰資源量18.175噸。 本次億緯鋰能和蜂巢能源之所以攜手川能動力布局鋰鹽項目,就是因為川能動力手握金川縣李家溝的采礦權。據悉,李家溝鋰輝石礦即將具備105萬噸/年的產能。
億緯鋰能擁有匹配“野心”的能力? 而不僅僅在鋰鹽方面,億緯鋰能在中上游的產業(yè)布局還在不斷完善 ,在二線動力電池廠商中走在前端位置 。去年曾18億認購華友鈷業(yè)定增股票 ,鎖定鈷資源供應;不僅與華友鈷業(yè)在印尼共建12萬噸鎳金屬和1.5萬噸鈷金屬產能項目以保障鎳供應安全 ,還與格林美合作布局鎳回收 。中游材料方面,已與貝特瑞合資建設5萬噸/年高鎳三元正極材料 、與德方納米合資建設10萬噸/年LFP項目 ;與中科電氣共建10萬噸/年負極材料項目;和恩捷股份共同建設16億㎡濕法隔膜基地 ;簽約新宙邦建設2萬/年噸電解液產品 ;與銅陵華創(chuàng)合資建設10萬噸/年鋰電銅箔基地。從正極材料方面看 ,億緯鋰能已經全面布局了磷酸鐵鋰和三元正極材料 。這也是因為與其他動力電池企業(yè)選擇一到兩條電池技術路線不同的是,億緯鋰能的電池產品技術路線包含方形磷酸鐵鋰電池 、方形三元電池 、大型軟包三元電池、乘用車用大圓柱電池等 。這樣一位“全能型”選手 ,也促使了公司產品銷售利潤多點開花。依據其披露的年度財報,2021年,億緯鋰能實現(xiàn)營收169億元,同比增長107.06%。其中,消費電池業(yè)務實現(xiàn)營收68.8億元,同比增長67.79%,主要得益于三元圓柱電池產能提升;動力電池業(yè)務實現(xiàn)營收超100億元,同比增長146.25%,主要因為乘用車領域的軟包三元電池產能持續(xù)釋放,出貨量可觀。 此外,2021年公司實現(xiàn)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.06億元,同比增長75.89%;扣除非經常性凈利潤25.47億元,同比增長66.96%。這樣的業(yè)績在二線廠商中已十分可觀。 此外,據起點研究(SPIR)數據顯示,2021年億緯鋰能擠進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企業(yè)TOP10,居于第9位,市占率達2.41%,裝機量同比增長188.46%。 有業(yè)績和裝機量成績撐腰,億緯鋰能在擴產方面的“野心”也越來越大。從電池產能來看,億緯鋰能已規(guī)劃超過200GWh,擴產項目主要落地在湖北荊門、廣東惠州、四川成都以及新增的云南玉溪基地。包含了動力電池、儲能電池及市場正大火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。 但眾所周知的是,動力電池產線建造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,對企業(yè)來說,公司自有資金根本無法滿足巨額的前期投入,因此只有不斷地定增才能滿足公司的長久經營和擴產野心。6月8日,億緯鋰能披露定增預案。擬募資90億元,用于“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”、“HBF16GWh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”和補充流動資金。其中,乘用車鋰電池項目計劃總投資43.7億元,在湖北荊門基地建設46系列動力儲能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,建設周期3年。建成達產后將形成年產20GWh46系列動力儲能鋰電池產能。而另一個項目主要建設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線,達產后新增16GWh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能。 有了投資者認購,億緯鋰能的項目開工提上日程,產能擴建速度也不斷加快。根據此前億緯鋰能公布的產能規(guī)劃日期,預計未來三年內億緯鋰能的電池產能將快速增長。 總 結 在當前的鋰電產業(yè)鏈內,動力電池企業(yè)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,稍有落后,就會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例如材料供應困難,影響的是產能釋放、出貨量以及下游訂單交付問題。因此一體化布局,向中上游延伸,是動力電池企業(yè)“保命”的重要手段,也逐漸成為普遍現(xiàn)象。
Copyright ?2000 廣東網科電氣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0-2021粵ICP備2021027304
電話:0757-86908892 傳真:0757-23639535
地址: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(qū)九江鎮(zhèn)沙頭南金新興大道金匯大廈一樓
Powered by MetInfo 7.6 ©2008-2025 mituo.cn
2025-08-13 18:19:54
wendke
85
,一線動力電池企業(yè)把控著話語權
,且依靠其經濟實力掌握著大部分資源。二線動力電池企業(yè)的生存環(huán)境受到擠壓
,市場競爭壓力也隨著新入局企業(yè)的加入而不斷加大
。為了尋求“出路”,二線電池企業(yè)近幾年也活躍起來
,在產能
、研發(fā)和資源把控方面作出了不少的動作。前幾年
,只有少數頭部企業(yè)大膽布局
,耗資百億建設項目。但近兩年隨著新能源市場發(fā)展進入“快車道”
,企業(yè)收益逐步向好
,頻頻有企業(yè)宣布擴建產能。這樣一來
,上游材料領域的發(fā)展也隨之而起
,需求量猛增的情況下
,材料產能卻無法跟上。如此
,出現(xiàn)了上游材料價格猛漲的情況
。動力電池企業(yè)為了保障材料的穩(wěn)定供應,開始加入材料生產研發(fā)隊伍中
,保障供應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
。近日,億緯鋰能攜手蜂巢能源
、川能動力
,再次出手布局上游鋰電材料。值得注意的是
,本次合作也是億緯和蜂巢兩大電池企業(yè)的首次聯(lián)手
。億緯鋰能布局鋰鹽的“背后” 6月13日,億緯鋰能與蜂巢能源
、川能動力計劃在四川省德陽—阿壩生態(tài)經濟產業(yè)園區(qū)共同投資建設合資公司
,三方擬共同建設年產3萬噸鋰鹽項目,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
。依據協(xié)議
,新設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7.5億元,其中億緯鋰能和蜂巢能源均出資1.84億元
,持股比例均為24.5%
,川能動力出資38.3億元,持股比例51%
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億緯鋰能以實繳出資比例對合資公司生產的產品總量享有優(yōu)先采購權
,且采購價格不高于合資公司同期對外銷售給其他任何第三方的價格
。這樣一來,億緯鋰能就名正言順享有以低價且優(yōu)先采購的權利
,穩(wěn)穩(wěn)地再次將上游原材料產能把控在手中
。雖然是二線動力電池企業(yè),但最近幾年來億緯鋰能在鋰資源方面的布局并不少
。包括收購金昆侖28.125%的股權并與其合資建設年產3萬噸的鋰鹽項目
;與藍曉科技簽署15年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并共同建設1萬噸氫氧化鋰項目
;收購興華鋰鹽49%的股份布局大柴旦鹽湖鹵水資源
;收購大華化工5%的股權加碼鹽湖提鋰項目。再加上本次3萬噸/年的產能建設完成
,億緯鋰能的材料供應將再添一層保障
。上述提到的幾個項目均在國內
,而眾所周知的是,當前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極高
,依賴于海外進口的鋰礦比例高達70%
,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在鋰資源布局上更加青睞海外的鋰資源。其中不乏有寧德時代和贛鋒鋰業(yè)搶奪千禧鋰業(yè)
、天齊鋰業(yè)奎納納氫氧化鋰加工廠等等
。雖然目前海外鋰礦資源品質好且存量大,但仍有不少問題夾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(yè)和海外鋰礦資源之間
。首先
,海外勞動力成本較高、基礎設施不完善
,再加上運輸距離和運輸難度較大
。這樣一來,企業(yè)的開采成本和運輸成本壓力增大
,對企業(yè)的經營造成問題
。其次,現(xiàn)如今國際局勢復雜
,部分國家加緊對資源把控
,并且牽扯到關稅等問題,鋰資源產品供應無法得到穩(wěn)定保障
,若某些政策發(fā)布
,完全以來進口的廠商將面臨“口糧”短缺的致命問題,且一旦頒布即生效的法規(guī)并不會給企業(yè)留出緩沖期。考慮到這些,去年以來已有許多電池廠商斥巨資加碼國內鋰礦、鋰鹽湖、鋰云母等資源,保障材料穩(wěn)定供應。 今年5月,國軒高科就以4.6億元的價格拿下江西宜豐縣割石里礦區(qū)水南礦段瓷土(含鋰)礦普查探礦權,該礦有伴生氧化鋰資源量18.175噸。 本次億緯鋰能和蜂巢能源之所以攜手川能動力布局鋰鹽項目,就是因為川能動力手握金川縣李家溝的采礦權。據悉,李家溝鋰輝石礦即將具備105萬噸/年的產能。 億緯鋰能擁有匹配“野心”的能力? 而不僅僅在鋰鹽方面,億緯鋰能在中上游的產業(yè)布局還在不斷完善
,在二線動力電池廠商中走在前端位置
。去年曾18億認購華友鈷業(yè)定增股票
,鎖定鈷資源供應;不僅與華友鈷業(yè)在印尼共建12萬噸鎳金屬和1.5萬噸鈷金屬產能項目以保障鎳供應安全
,還與格林美合作布局鎳回收
。中游材料方面,已與貝特瑞合資建設5萬噸/年高鎳三元正極材料
、與德方納米合資建設10萬噸/年LFP項目
;與中科電氣共建10萬噸/年負極材料項目;和恩捷股份共同建設16億㎡濕法隔膜基地
;簽約新宙邦建設2萬/年噸電解液產品
;與銅陵華創(chuàng)合資建設10萬噸/年鋰電銅箔基地。從正極材料方面看
,億緯鋰能已經全面布局了磷酸鐵鋰和三元正極材料
。這也是因為與其他動力電池企業(yè)選擇一到兩條電池技術路線不同的是,億緯鋰能的電池產品技術路線包含方形磷酸鐵鋰電池
、方形三元電池
、大型軟包三元電池、乘用車用大圓柱電池等
。這樣一位“全能型”選手
,也促使了公司產品銷售利潤多點開花。依據其披露的年度財報,2021年,億緯鋰能實現(xiàn)營收169億元,同比增長107.06%。其中,消費電池業(yè)務實現(xiàn)營收68.8億元,同比增長67.79%,主要得益于三元圓柱電池產能提升;動力電池業(yè)務實現(xiàn)營收超100億元,同比增長146.25%,主要因為乘用車領域的軟包三元電池產能持續(xù)釋放,出貨量可觀。 此外,2021年公司實現(xiàn)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.06億元,同比增長75.89%;扣除非經常性凈利潤25.47億元,同比增長66.96%。這樣的業(yè)績在二線廠商中已十分可觀。 此外,據起點研究(SPIR)數據顯示,2021年億緯鋰能擠進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企業(yè)TOP10,居于第9位,市占率達2.41%,裝機量同比增長188.46%。 有業(yè)績和裝機量成績撐腰,億緯鋰能在擴產方面的“野心”也越來越大。從電池產能來看,億緯鋰能已規(guī)劃超過200GWh,擴產項目主要落地在湖北荊門、廣東惠州、四川成都以及新增的云南玉溪基地。包含了動力電池、儲能電池及市場正大火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。 但眾所周知的是,動力電池產線建造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
,對企業(yè)來說,公司自有資金根本無法滿足巨額的前期投入,因此只有不斷地定增才能滿足公司的長久經營和擴產野心。6月8日,億緯鋰能披露定增預案。擬募資90億元,用于“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”、“HBF16GWh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”和補充流動資金。其中,乘用車鋰電池項目計劃總投資43.7億元,在湖北荊門基地建設46系列動力儲能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,建設周期3年。建成達產后將形成年產20GWh46系列動力儲能鋰電池產能。而另一個項目主要建設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線,達產后新增16GWh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能。 有了投資者認購,億緯鋰能的項目開工提上日程,產能擴建速度也不斷加快。根據此前億緯鋰能公布的產能規(guī)劃日期,預計未來三年內億緯鋰能的電池產能將快速增長。 總 結 在當前的鋰電產業(yè)鏈內,動力電池企業(yè)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,稍有落后,就會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例如材料供應困難,影響的是產能釋放、出貨量以及下游訂單交付問題。因此一體化布局,向中上游延伸,是動力電池企業(yè)“保命”的重要手段,也逐漸成為普遍現(xiàn)象。
Copyright ?2000 廣東網科電氣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0-2021粵ICP備2021027304
電話:0757-86908892 傳真:0757-23639535
地址: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(qū)九江鎮(zhèn)沙頭南金新興大道金匯大廈一樓
Powered by MetInfo 7.6 ©2008-2025 mituo.cn